如何增强孩子的发散思维?
一、发散性思维的概念和特点
1、发散性思维的概念
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、辐射性思维、求异思维。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、途径和角度去设想,探求多种答案,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。
2、发散性思维的特点
(1)思维呈现多维度空间。因为人的想像力是无限的,只要你敢想,大脑中就会呈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,而你所要追求的答案,往往并不一定是一个点,很可能是无数个点,而面恰好由无数个点组成,而多个面恰又可以构成多维空间。
(2)思维具有多条通道。我们常说有的人是顺势思维,有的人则属于典型的逆向型思维,这就是描述思维具有一定的通道方向。往往思维定势的人,思维只有一条通道。而逆向型思维的人,则可以有多条通道,不管哪一条,都能到达思维目标的终点。
(3)悟性决定着思维发展的水平。一个人领悟能力取决于其思考问题的能力,还取决于多元知识的储备,悟性好的人,往往解决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案。而悟性差的人,可能最多也就能想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,甚至因为不爱动脑思考,连一个答案也找不到。
二、发散性思维训练方法
1、通过规律性来进行思维拓展训练
大家都知道词语接龙游戏吧?这里就是利用规律的来进行快速思维活动,如进行两字词接龙,第一词后面的一个字,是所要接词的头一个字,不断重复这个规律,就能够连接好多词。接龙游戏还可以是成语,只要参与游戏者平时积累丰富的词汇,在游戏过程中就能够充分发挥想像力,而后专注于游戏本身。
2、用同一个问题多种解法来进行思维拓展训练
在数学解题中,经常会用到一题多解的方法。如果老师或家长平时在辅导孩子学习时,有针对性引导孩子换一种做法再解,则能引导孩子把思维目标有意识拓展。如果孩子总是把思路拘泥于一种思路,可以通过文字提醒或图像演示,引导孩子打开封闭的思维,进而完成第二种,或者第三种解法思考之中。
3、利用想像力发挥来进行思维拓展训练
想像力之于孩子们来说,远比大人要丰富的多,因为孩子们还没有像大人那样被经验所牵制,导致思维定势。就拿写作训练来说,同一件事,可以用正叙、倒叙、插叙等描写手法去将想像力空间重新组合。再比如绘画,也是一种极好的想像力发挥的训练方式,只要不限制孩子的思维,让其把所思所想通过画笔描绘出来即可。
4、通过方案优化选择来进行思维拓展训练
在生活之中,有些事情的解决往往靠一种方案,可能达不到效率最大化。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设计多种方案,然后对几种方案进行比较,看哪一种用时最少,速度最快,效率最高或准确率最好。经常进行方案优化思维拓展训练的孩子,往往思维视野特别开阔,因为偿到效率的甜头,往往又特别爱动脑筋,而不是急于下手用一种方法去解决问题。
三、发散性思维训练取决于老师或家长的引导、鼓励与赞美
1、用引导的方式让孩子找到思考目标
很多时候,孩子不愿意动脑筋,并不是孩子不够聪明,也不是孩子有多懒惰,而是找不到思维目标。如果老师或家长能够稍加引导,帮助孩子找到思维目标,或再给点提示,孩子则很快能进入发散性思维的轨道,上了轨道则容易深入思考问题。
2、及时鼓励孩子再深入思考,则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。畏难情绪对孩子们来说,经常会遇到。如果家长能够认真观察,并及时发现孩子思维受阻的原因,你就不妨及时加以鼓励。比如可以说:“你能行,因为你很聪明,只要换个角度,或换种方法,你就一定能突破困局。”瞧,类似的话是不是会让孩子精神一振呢?
3、用以往成功的经验去赞美孩子,则能激发孩子深度思考的兴趣。就拿一题多解来说,只要孩子以往有过成功的经验,便会对自己的能力有自信,而老师或家长结合成功的事例去赞美孩子,则会让孩子更加相信自己。赞美如同给孩子插上可翱翔的翅膀一样,只要孩子愿意振翅,一定会让思维翱翔起来。
培养孩子发散性思维,是老师或家长的常规课。你看那些成绩优秀的孩子,往往都在这方面得到过良好的培养训练。而那些平时就爱懒惰的家长,根本没有机会给孩子做思维拓展训练,因为他们不愿意坚持学习,不愿意更新知识。没有新知识做为丰厚的底蕴,又缺乏亲子陪伴,不能充分利用亲子游戏、亲子阅读或写作,亲子沟通等机会,光想凭孩子自己去天马行空胡思乱想,自然是找不到思考的目标,更不能发现规律。所以说,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优秀的家长或老师在助力,身为家长的你,愿意让自己孩子走向优秀吗?那不妨从你自己的思维拓展训练开始吧。
父母如何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呢?
一、开阔孩子的眼界
思维需要建立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,思维不是凭空想象的,所以父母要多带孩子出去见识外面的世界,让孩子获得大量生动、具体的知识。
二、引导孩子多角度观察
父母要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,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。
三、让孩子学会反向思维
让孩子根据不同事物之间的共性,并根据这些特点来分类和概括,父母给孩子一些概念,让孩子自己去思考。
四、培养孩子思维转换能力
思维能力主要是体现在解决问题方面,但是孩子在小的时候会认死理,不开窍,父母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来训练孩子的思维转换能力。